【重磅】8.22亿巨贪李鹏新被判死缓!终身监禁不得减刑,腐败细节触目惊心

Connor okex交易所app 2025-04-23 12 0

【重磅】8.22亿巨贪李鹏新被判死缓!终身监禁不得减刑,腐败细节触目惊心

——从教师到副部级高官,他的堕落之路给所有干部敲响警钟

【重磅】8.22亿巨贪李鹏新被判死缓!终身监禁不得减刑,腐败细节触目惊心

一、死刑缓期+终身监禁!史上最严反腐判决引热议

2025年4月22日,陕西省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李鹏新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死缓期满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这一判决被称为“史上最严反腐案例”之一,彰显中央对腐败“零容忍”的决心。

经查,李鹏新在1999年至2023年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受贿金额高达8.22亿元,涉及矿产开发、企业经营、干部任用等领域,甚至通过股权股份等“新型腐败”手段敛财。法院认定其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但因认罪悔罪、退赃等情节从轻处罚。

二、从乡村教师到副部级高官:权力如何腐蚀初心?

李鹏新的履历曾是一段“励志故事”:

1977年:17岁在青海德令哈农场当中学教师;

1983年:通过选调生进入仕途,从公社秘书逐步升迁;

2005年:45岁跻身青海省委常委,成为副部级干部;

2016年:调任新疆党委副书记,权倾一方。

然而,随着权力膨胀,他彻底堕落:

卖官鬻爵:在内蒙古、新疆等地插手人事安排,严重污染政治生态;

政商勾连:通过“白手套”收受股权,掩盖巨额利益输送;

展开全文

生活腐化:长期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甚至接受宴请和特殊服务。

三、“新型腐败”手段曝光:给反腐斗争带来哪些启示?

李鹏新案被定性为“大搞新型腐败”,其特点包括:

隐蔽性强:通过远亲、同学等“局外人”代持资产,规避监管;

长期布局:从早期基层任职就开始受贿,持续24年未被发现;

跨界勾结:横跨青海、内蒙古、新疆三地,利用职权形成利益网络。

此案也暴露出监督漏洞:“能吏”光环下的腐败更难察觉,需加强“一把手”权力制约和异地任职审计。

四、全网热议:为何终身监禁比死刑更具震慑力?

网友普遍支持判决结果,认为“终身监禁不得减刑”比死刑更严厉:

法律专家:死缓+终身监禁是《刑法修正案(九)》后的“终极惩罚”,避免“纸面服刑”;

舆论反馈:“让腐败分子在监狱里度过余生,是对人民最好的交代”。

结语:反腐没有休止符!

李鹏新的落马和审判,再次印证中央“打虎拍蝇”的决心。他的案例警示所有干部: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作者: 房小杰 文章来源:尚书时局

评论